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

西安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已经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联系人:董凯锋 86788751

西安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3年1月16日

西安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

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对于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促进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重要论述,根据《陕西省“十四五”防震减灾科普规划》《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结合西安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增强科普“品牌”和“精品”意识,推进精品化生产、智慧化传播、社会化协作,实现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格局,加快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激发防震减灾科普创作活力,科普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科普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加强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倡导与地震风险共处的理念,地震科学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持续有力推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聚焦社会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两个至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关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求。

坚持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活动创新和阵地建设,扩大覆盖面、传播力和影响力,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防震减灾科普的需求。

坚持精准科普。有针对性地制定防震减灾科普策略、创作科普产品、组织科普活动、建立科普阵地,提升科普精细化水平,务求防震减灾科普取得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

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科普实体场馆与数字场馆迭代升级。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要以共建、改建、扩建或新建等多种形式,建设1个集参观、研学、体验和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场馆。

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走进各类科技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风景名胜区,打造防震减灾实训科目训练基地,丰富防震减灾训练科目,通过科普讲座、展览、主题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发挥防震减灾科普馆、示范学校和社区、地震监测中心站、地震遗迹遗址等科普宣传阵地功能,面向公众、面向社会提升科普广泛效应和社会效益。推进数字地震科普馆建设和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线上数字展品数量和质量。

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场馆的运营、监督和管理工作,把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场馆纳入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计划。鼓励社会资本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投入,发挥市场作用,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按照《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做好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评审、命名、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二)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活动。

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全覆盖。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村民等群体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促进重点时段科普与常态科普相结合。做好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开展。每年重点时段,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大型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不少于1次。积极参加中、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结合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咨询日、宪法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做好防震减灾日常科普宣传。

(三)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产品创新创作。

强化防震减灾科普与地震业务融合发展。围绕地震监测预警、灾害风险防治、应急响应及公共服务等,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产品,为社会公众提供地震监测预警、地震活动断层、地震区划、减隔震技术、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地震法律法规等科学知识和实用方法。

加大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产出。支持和鼓励科普原创,吸纳社会力量繁荣产品创作,深入挖掘地震与历史、建筑、地理等相关素材,增强科普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与灾害防治、应急处置、救援救助等科普产品相结合,一体化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建立健全应急科普联动协作机制,在突发地震后,统筹开展应急科普服务,及时做好政策解读、解疑释惑、知识普及和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媒体平台建设。

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平台建设。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互联网+”,加强新媒体科普资源创作与开发,打造权威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强与各主流网络平台合作,发挥“西安科普”“西安应急管理”“西安地震信息”,以及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平台优势,丰富微博、微信、抖音等科普内容,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矩阵。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与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科普 e 站、数字科普馆、社区平台等,实现科普信息即时获取、精准推送,提高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效率。

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能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融媒体建设,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市、区县各行业、各部门信息发布平台科普作用,引导市内主要媒体参与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协同开展科普内容开发与创作,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多渠道推送、多平台传播、全媒体呈现。

加强部门联动合作。深化地震与应急、科技、科协、教育、住建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协会、党团组织和科普职能部门作用,搭建开放合作平台,统筹各方资源,协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研究能力;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单位合作,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正确引导社会舆情。

(五)加强防震减灾科普队伍建设。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各级地震工作部门科普职能,组建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健全完善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普工作业务素质培训,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科普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组建市、区县防震减灾传播师团队。引导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科研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吸收中小学教师、科普场馆讲解人员参与科普活动,进一步壮大防震减灾科普兼职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西安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组织体系。把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十四五”防震减灾重大项目有效衔接,强化统筹协调。

(二)加强经费保障。统筹落实防震减灾科普经费保障,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每年要把防震减灾科普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严格监督评估。把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