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居抗震安全能力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写在江西九江-瑞昌5.7级地震15周年之际

2005年11月26日江西瑞昌与九江之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共造成13人遇难,82人重伤,事后经过调查研究,当地房屋抗震性能低而且居民普遍缺乏避震自救知识,是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在此次地震中,由于房屋倒塌和较大程度的破坏造成地震灾区室外避难居民约7.5万户,多达41.7万人,这些房屋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村自建房。由此可见,众多农居抗震设防水平偏低,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弱,是一个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隐患。

经过科学统计,地震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房屋建筑的倒塌破坏造成,在总体伤亡人数中占比高达61%。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曾重点指出:目前我国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不足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除了城市中有许多老旧房屋还没有抗震除险加固,抗震能力仍较弱以外;农村也有众多农居还没有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强制性抗震设防要求在广大农村地区贯彻还不到位。如吉林松原宁江区5.7级地震后,经住建、民政等部门鉴定,有6442户农村受损房屋。但从实际情况看,还有很多接近临界水平的边缘户、房屋年久失修并有改造意愿的困难户未能列入改造计划,可能成为重大风险隐患。比如目前在四川凉山等地的一些县区仍有超过50%的农村房屋未经抗震改造,有的县农村D级(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的情形可认定为D级危房。)危房仍然达数万套,极易造成“小震大灾”的悲剧。

微信图片_20201125174600

九江-瑞昌地震农居房屋破坏典型照片1

2

九江-瑞昌地震农居房屋破坏典型照片2

3

九江-瑞昌地震农居房屋破坏典型照片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相对薄弱、农村民居建设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民建房的防震减灾意识较低、农村建房普遍未采取抗震措施等现象,亟待改善。比如,九江瑞昌地震灾区就存在大量的五、六层砖混土、木、砖、石房结构住房,基本没有抗震设计或设防等级很低,又由于年久失修,共用建筑部分老化严重,安全性、舒适性普遍较低,导致一旦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就极可能造成大量民居倒塌破坏,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农村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弱,其主要原因除了受到经济条件制约、抗震设防资金投入不足以外,农民抗震设防意识比较淡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广大农民对民居建设须抗震设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隐患意识和地震安全意识,在房屋建设中没有把抗震设防措施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普遍受民风民俗和“从众”心理影响,考虑房屋表面效果多,基本不考虑房屋抗震问题。这一点,在九江瑞昌地震灾区主要表现在空斗墙、女儿墙等的设计上,虽然美观,但是地震风险极大。另外,农村地区自建房屋的自由度大,没有图纸、没有技术标准,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的随意性大且技术水平很低,加之选址存在很大隐患,以及监管大幅缺失,导致大量新建民居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埋下巨大风险隐患。

4

采用了空斗墙结构和不含水泥的普通砂浆做粘合剂的房屋抗震性能极差

近年来,针对江西省广大革命老区和困难地区农村房屋地处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且房屋构造不科学、建筑材料不达标的现状,江西省各地统筹城乡抗震设防管理,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奖代补、跟踪服务等措施,调动农民抗震设防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实施“平安上饶、秀美乡村”等工程建设试点,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居抗震安全网、抗震技术培训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地震宏观测报网和农居抗震安全管理员、安全员队伍“四网两员”体系,在江西省各地举办多期农居抗震技术培训班,发放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的农村建房抗震技术服务指南,开展抗震质量跟踪和服务。共建成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800多个,受益农户75.4万户、350多万人。

为了进一步夯实防震减灾基础,破解农居地震安全难题,各有关部门应协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管住增量风险。结合城镇整治拆迁,土坯房改造、危房改造、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等,使农民建房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滑坡、泥石流、塌陷、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对统一建设和改造的民居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对村民自行建设和改造的房屋积极予以鉴定加固。

消除存量风险。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农村民居建设技术标准,编制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需求的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免费向建房农民提供。建立技术服务站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形成技术服务网络。

分摊灾害风险。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危房改造资金、融资贷款等方式投入农村安全住房保障,特别是对贫困户新建房屋进行资金奖补,对唯一住房的贫困户住房维修加固实行县财政兜底。逐步推动农居地震保险制度实施,分摊农民风险。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教育。广泛持久地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减灾理念,传播先进减灾文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主动掌握防灾减灾技能,破除侥幸心理,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素质和意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远离地震灾害风险,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