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解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结合陕西省地震局、安监局、教育厅、科技厅、科协联合印发的《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高市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全市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2019年4月西安市地震局结合西安市实际,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市科协(以下简称“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指导全市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战略,拓展工作内涵。面对地震灾害,不仅要有防的意识、还要有抗的措施和救的能力,而防抗救的前提是要知,对于地震灾害而言,要做到知己知彼,精准预防,掌握自救互救知识与方法。如何解决知的问题?那就要靠对公众的科普。在加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同时,大力加强防震减灾科学普及,确立“防震减灾、科普先行”的发展理念,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的主题“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也由此而来。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把准方向。研究制定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十分必要。五部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意见》。

《意见》从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全力提升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努力创新防震减灾科普方式、着力构建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对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重要意义

《意见》的印发对推进我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意见》的核心是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内容,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促进全社会共同减轻地震风险,这对于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意见》提出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此,防震减灾工作要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全面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在准确预测地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加强应急避险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的科普显得尤为必要。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的普及,使广大公众具备基本的自救互救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地震的直接伤害和次生灾害,大大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伤亡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见》提出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有效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现实需求。西安市地处汾渭地震带西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在短期内地震精准预报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公众自身的科学素质,可以减少地震发生后带来的巨大伤害。特别是由于我市较长时间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较薄弱,容易在地震发生后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缺乏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对于科学救助他人更是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由于缺乏基本救助常识和技能,反而造成新的伤害的情况。为此,我们还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基准点,细化具体知识和常用自救互救方法与技能,既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更要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方法,提高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基本技能,提升自身防震减灾科学素质。

《意见》提出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地震安全是人民安全需求的重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日益提高,人民对地震安全的期待更加迫切,为此,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要紧密围绕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防震减灾科普方式方法,开发和整合防震减灾科普资源,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水平与质量,打造防震减灾科普新平台,构建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打造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新科普方式

国内外地震造成的历次灾害表明,公众对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防震减灾工作的效果,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必须以公众为主要目标,普遍提升其科学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地震科普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这种方式尽管有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地震知识的推广普及存在不够贴近群众,内容不接地气、方式不够新颖,语言不够通俗易懂等问题。一方面是防震减灾科普的覆盖面较小,在量上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是科普内容和方式过于老旧,内容多年变化不大,往往事倍功半,难以被群众喜爱和接受。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只有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群众喜欢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地震科普,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意见》的亮点在于明确提出了“全力提升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并将重点放在了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和加大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两个方面。这是在对以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综合评价之后提出的精准目标,具有特别的意义。科普作品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直接决定着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水平与效果。要大力提高科普作品供给能力,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计划, 积极探索推行政府工作购买防震减灾科普创作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作基于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科普宣传系列微视频、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打造一批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质科普作品。

西安市目前已建成的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有高陵区防震减灾科普馆、未央区汉城湖防震减灾科普馆和西安文景中学科普馆等,创建的科普示范学校达210余所。各区县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开展了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技下乡等群众性活动,普及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科普阵地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重要平台,为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积极推动将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各级科技馆改扩建建设内容,推进西安市辖区建设具有标准化的集研学、参观、体验和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一些防震减灾专业科普场馆,发挥其防震减灾主阵地作用。同时,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场馆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内容,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

《意见》提出努力创新防震减灾科普方式。在加强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同时,针对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体时效快、互动强、受众广的传播优势,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互联网+”,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方式现代化水平,重点加强新媒体科普资源创作与开发,加强科普内容建设,有效避免不正确信息和伪科学的不良影响,减轻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意见》提出丰富科普活动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经常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习,使公众亲身体验地震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十分必要。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作品大赛、科普讲解大赛,微视频大赛等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公众覆盖面,使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走进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家喻户晓。利用科技之春,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营造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组织保障,构建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

《意见》指出着力构建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仅靠地震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部门合作,在作品创作、资源共享、师资培训、重大活动等方面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这是构建防震减灾新格局的关键所在。同时,将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研究制定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相关政策,防震减灾不能仅靠政府,社会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量,同样可以大显身手,政府加大购买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力度,挖掘社会资源和市场主体潜力,调动其参与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平台,动员其参与防震减灾科普事业。从长远发展看,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要引入市场机制,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参与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推广,培育防震减灾科普企业发展防震减灾科普产业,逐步形成防震减灾科普产业链,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

落实《意见》,必须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组织保障,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五部门要依法履职,完善工作协商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政策保障,重视运用表彰奖励政策,引导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其次,促进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建立防震减灾科普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三是要整合人才资源,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防震减灾科普人才队伍,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基础性工作,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