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减灾日期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西安市结合“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市地震局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宣传通过西安市地震局官方抖音号和视频号“两号”开展宣传,发布原创视频2个,向公众普及国际减灾日的基本知识,宣传防震减灾常识;线下为各区县、开发区提供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和科普视频,为其开展好宣传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市地震局还专门组建宣传小分队到雁塔区裕昌太阳城社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普及防震减灾常识。同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科普宣传信息,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及影响力。

  各区县按照要求,在国际减灾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碑林区以学校和社区为主场,组织开展宣传活动23场次,防震疏散演练10余场;新城区以社区防震为重点,在华山十七街坊社区开展主题活动,并组织华山实验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周至县联合多个部门在八云塔广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周至政务”官方平台宣传国际减灾日常识,并在周至中学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未央区开放防震减灾科普馆,同时通过辖区各级网络平台宣传,并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站。雁塔区大唐社区在科普大学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灞桥区、高陵区、鄠邑区、阎良区和西咸新区在社区和主干道开展宣传活动,长安区通过“长安宣传”、“长安应急”公众号和微信群宣传活动。

  市地震局将持续抓好每年的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不断拓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形式和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将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和要求,落实到地震科普宣传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