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震能力 有效防治地震灾害风险

2010年9月4日凌晨4时35分,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中位于基督城以西40千米处,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建筑物广泛破坏,有烟囱和房屋外墙倒塌,但绝大多数基本格局都保存完整,共有两人重伤,无人死亡,经济损失约40亿新西兰元。

7.1级地震“零死亡”,让这个面积只有26.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引发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固然与发震城市面积较大,人口分散且地震发生在周末凌晨,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稀少有关,但也侧面展示出新西兰在长期抵御地震灾害中所取得的成就。众所知周,新西兰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构造板块之间,地质活动频繁,地震活动非常活跃。历史上曾因地震严重受灾,1931年北岛的纳皮尔城、1942年惠灵顿地区分别发生7.9和 7.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面对经常突如其来的地震,新西兰长期致力于将地震灾害风险降到最低,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在建筑方面加强立法,对建筑物的安全标准和抗震能力严格规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同时配有完善的监管措施,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采取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广泛应用减隔震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并陆续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等设施采用结构减震隔震装置,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此外,新西兰历来重视防灾减灾教育,长期在全体公民中宣传普及如何识别、预防灾害和开展自救互救等知识,有效提升普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明确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地震局在抗震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聚焦国家战略重点实施区域,开展区域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对113个城市开展活动断层探测,134条大型活动断裂开展详细探察,摸清灾害风险底数,为地震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推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采用减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召开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提高防震减灾科普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当前,我国地震灾害防范能力总体还比较弱,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应对的风险挑战之一。学习借鉴新西兰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努力把地震灾害风险降到最低,要求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九项重点工程”,特别是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以及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对大城市和城市群、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等进行灾害风险、危险排查,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对新建工程和既有房屋设施的潜在风险进行治理;持续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为国土规划、工程建设等规避重大地震风险提供依据;大力推广减隔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提高防灾能力;向公众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继续完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

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就是减少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地震的灾前预防,应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初,未雨绸缪、曲突徙薪,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生动最真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