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分类

  1、按其成因,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构造地震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造成岩石振动,从而形成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②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50起火山喷发。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省和西南的云南省等。近代发生火山喷发的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吉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及海南岛等地的火山。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1960的5月22日智利发生8.5级大地震,48小时后就使沉睡了55年之久的普惠山火山复活喷发,火山云直冲6000米高空,蔚为壮观。1988年我国的黑龙并省五大连池市建立了第一个地震监测站,开展火山及地震的观测研究。

    ③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震级都很小。矿区陷落地震最大可达5级左右,我国曾发生4级的陷落地震。虽然陷落地震的震源浅,但对矿井上部和下部仍会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人们注意。

  ④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均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福建省水口电站自1993年3月底水库开始蓄水,当年5月起的2年内,共诱发0.3级以上地震近千次,其中最大的3.9级,由于震源浅,2级以上地震,当地就会感到晃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1959年建库,1962年发生了最大震级为6.1级的地震。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里,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断层或断裂带、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2、按震级的大小,地震分为微震(震级小于3级),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8级以上的地震又称为特大地震)。
  3、按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人口稠密和大中城市区域发生5—5.9级,其它地区发生5—6.5级,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破坏性地震(人口稠密和大中城市区域发生6—6.5级,其它地区发生6.6—7级,造成人员死亡200—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该地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特大破坏性地震(人口稠密和大中城市区域发生6.5 级以上,其它地区发生7级以上,人员死亡10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4、按震中距的远近,地震可分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以内)、远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